我們第一個被植入的作文觀念,大多是「文不對題可以給零分」。光是做為人生第一次面對作
文的開場白就夠震撼了,更別提各種升學與就業考試的作文,有意無意地都將切合題旨擺在
評分順序的首項,解讀題意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但是你真的會解讀題意嗎?
文的開場白就夠震撼了,更別提各種升學與就業考試的作文,有意無意地都將切合題旨擺在
評分順序的首項,解讀題意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但是你真的會解讀題意嗎?
以103年司法特考的「我的處事觀」為例,謝老師猜的到大概有很多人很開心的直接用”我的處
世觀是XXX”直接破題再去發展架構、舉例說明等方式,完成這篇文章。一定會有人問謝老
師:這樣的方式不好嗎?這樣的手法沒有不好,不好的方式在於”太多人直覺地這樣寫”。
冷靜下來,這是考試的作文題目,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拿到高分,錄取更高的志願這點是各
類型考試共通的目標,那麼當一群人都用同樣的方式寫完這篇作文,還想要拿到高分無疑是
種奢求。
既然那麼多人用的方式,那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讓閱卷老師「感受」到我是有想法又能透過作文
表達的呢?謝老師以多次參與國家級考試作文閱卷的經驗,來分享解讀作文題旨的技巧。每
年作文的考題,實際上暗藏著出題委員們對社會現象的觀察,例如今(107)年高考三級的作文
題目「讓現代與傳統對話」、107年國寫題目亦要求考生提出網路與資訊對學習影響的觀點,在
在顯示不同的命題委員們都關注到近年來資訊科技的發展對日常生活的顛覆。命題委員被說
得好像社會觀察家一樣,但這些題目裡其實都暗藏著邁向高分的關鍵。這些題目雖然平鋪直
敘的要寫出你的看法,但一昧地寫出你的主張,不免流於老王賣瓜般的主觀,這也讓你不知
不覺替閱卷委員發動與該生觀點相悖的陷阱卡,挖洞給自己跳了。
诶,謝老師,你這樣不是暗示考生都要很假掰寫出那種「理性中壢」的文章,不就違背作文表
達自己觀點的目的?回想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在給予他人意見時,不都會同時表達正反面
意見後,再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以顯得更有說服力嗎?命題委員和閱卷委員也是一樣,針
對題目都有各自的主觀,考生也不會知道各委員的主觀,何況一份作文至少有兩位閱卷委員
給分,要賭到被同道中人的委員改到的機率實在太低。要透過作文說服委員給你高分,你能
做到的是如同日常生活一般,檢視題目「正面與反面」的意涵,從正面舉例也從反面舉例,以
兩者對比帶出你的觀點。
透過這種方式,依舊能展示你的觀點,有了正反對比來詮釋你的選擇,則是暗示閱卷委員:
你是有想法和觀察力的人,而你的觀點是來自於正反雙方並陳所作出的客觀理性抉擇。這樣
的方式比起自顧自地表達自己立場,更加符合大多數人對表達自己想法這項評分標準的看
法,加上圍繞著題目所展開的正反觀點呈現,基本上非常符合題旨。在符合作文評分前兩大
標準的前提下,閱卷委員給你的基本分數/等級,自然高於多數人,也完成一篇兼顧高分要件
與忠於自我表達的作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