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6日 星期四

【作文高分關鍵】自己是最好的例子
















謝老師在這些年的教學和輔導中,時常碰到這種狀況:同學寫作文時,應用自己閱讀過

的材料舉例,這些例子確實非常切題,但對於閱卷老師而言,卻常常有隔靴搔癢的空泛

感。可以感覺到同學的用心,卻因為細節描述不夠具體,而無法得到本應相對的高分,

殊為可惜。



在與這些同學輔導的過程中,謝老師與他們討論採用這些舉例而不是寫自己的經驗的理由,

特別是像恐懼、低點,這些很個人化的題目,也不常見人們以自身的經驗作為撰寫主軸。大

多得到的都是此類回應:舉名人的例子更有說服力,用自己當例子感覺氣勢上就弱了。使

用家喻戶曉的名人舉例,的確可以增加文章的說服力,於是寫到白手起家,以前寫王永慶,

現在寫吳寶春;講到成功人士,以前寫比爾蓋茨、戴勝益,現在寫馬斯克、張忠謀。這些名

人可以用在作文的材料氾濫到「俯拾即是」,但應用在作文中的最大弱點就是細節不夠具體,

多為單一面向,又限於篇幅被簡化而不夠深入,這些被簡化的部分,就是空泛感的成因。如

這篇文章提到的:當一群人都用同樣的方式、同樣的例子,怎麼還覺得自己能拿高分呢?


謝老師建議大家,遇到諸如恐懼、低點此類偏向個人化的作文題目,可以用個人經驗加上名

人舉例作為背書
,強化你的論點,讓你的文章兼具過程細節的描寫及名人實例應證,既敘事

也說理。作文中使用個人經驗最棒的地方在於:這是你的親身經歷,對事件描寫及其中的心

境轉折都是你可以應用和安排的第一手材料,相較於看來的名人案例,更能自在地於文章當

中揮灑情感,記錄自己的感受,再使用名人例子來印證你的論述,集理性與感性於一文,也

不用擔心應用的資料與觀點矛盾、衝突的問題。即使我們只是個somebody,但寫作是平等

的,你擁有在作文建構出引人注意、充滿細節的世界的權力與能力,當和名人相同的感受誕

生在你的心中之時,他在作文裡的功效不僅是幫你背書,更是和你同一陣線的戰友,展示你

的獨一無二。


馬克吐溫說:真實生活往往比揑造的小說戲劇更荒謬,因為小說情節總要合乎常理,但真實

生活是沒有情理可言的。當你以名人舉例時,那往往都已為了各種效果所需而被修改過,以

至於一切看來那麼的合理與套路,而你的生活經驗並非如此。既然自己擁有這些珍貴的第一

手材料與一流編劇都未必想的到的情節,不好好應用來幫自己獲得高分讓自己變得更好,實

在是太可惜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在作文中應用自己的經驗,可以在底下留言或是到
這邊

下聯絡方式,謝老師會根據你的狀況,幫你解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